文字|吴明阳
咸宁三杰
2023年12月17日晚七点,《温情中国》第八讲线下课于图书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吴慧芳和罗晶两位老师以“咸宁三杰”为主题,以从咸宁走出的三位革命家——钱亦石、钱瑛、何功伟的感人事迹为主体,分上中下三篇来讲述他们的红色精神。
01
课堂回顾
上篇由吴慧芳老师主讲。吴老师通过“从武汉去国外”“从苏联回到上海”“从书房到前线”三部分回忆了党早期的著名教育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董必武称为“红色教育家”的钱亦石的感人事迹。在第六期青马班学员合唱《钱亦石先生挽歌》和《战地服务队队歌》后,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一个“红色教授”的英雄气概。
中篇由罗晶老师主讲。罗老师通过“从包办婚姻的叛逆者到革命者”“为了梦想艰难求学”“痛失所爱,孤独一生奉献革命”“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留英名”“铁窗斗士顽固抗争”“领导地下斗争,开辟第二条战线”“铁面无私女包工”“丹心贯日,风范永存”八个部分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女中豪杰”钱瑛的形象。结尾由第六期青马班学员的话剧《钱瑛回乡》结束,再次将钱瑛的一身正气深深的刻在我们脑海中。
下篇由吴慧芳老师主讲。吴老师通过“抗日救亡炼意志”“游击战争显神威”“革命火种鄂西播”“含笑刑场典范留”四个部分向我们展示了青年楷模何功伟的感人事迹。期间,吴老师通过一份家书的朗诵,将坚如磐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浩然正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侣萍院长做了点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像一代代先辈一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这一棒。
02
课堂反馈
教育学院吴佳贝
本次课程,我们一同学习了“咸宁三杰”:“红色教授”钱亦石、“女中豪杰”钱瑛和“青年楷模”何功伟的故事。“从书房到前线,从理论到实践,你生在斗争中,你死在抗战的前面。你虽没有看见光明的实现,可是,请安息吧!奴隶们在努力翻身,誓争取胜利的明天!”同学们唱着钱老追悼会上的挽歌,深深悼念着这位伟人。钱亦石前辈一生将教育实践与革命运动结合,胸怀虔诚报国之心,奔走呼号,引领同胞奋起抗争、为民族解放而战,像钱亦石前辈这样,怀着一颗爱国之心的革命家不计其数,以不同的方式贡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
药学院谭义雄
我有幸参与情景剧《钱瑛回乡》的演出,深深感受到钱瑛前辈对人民的热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该如何用一生坚守大德。立场坚定,忠心向党,真心为民,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常常问自己,要如何去坚持自己的信仰。如今在“咸宁三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是如何用生命去践行入党誓词,用信仰去书写对党的绝对忠诚。我将砥砺前行,建功新时代!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刘可欣
在本次课程中,同学们以舞台剧和合唱的形式参与到课程之中,不仅丰富了对本次课程主题“咸宁三杰”的认识,也同样以这种形式,将自己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刚正不阿的钱瑛、英勇就义的何功伟、红色教授钱亦石,他们用行动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视死如归,最终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持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