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返还率高容易赢钱人物

“核”力追逐梦想,“催化”美好未来 湖北科技学院首届“校长奖”获得者李月生教授的科研浪漫

作者:杜培清  审稿:王云  摄影 :  来源:宣传部  编辑:王云   点击数:

金秋的湖北科技学院,桂树婆娑,花朵含香。绿树掩映下的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专业楼典雅庄重。

在这校园安静的一隅,涌动着活跃的思想。

每天早上8点,李月生准时出现在这里。他快步走进办公室,坐在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和文稿后面,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学生眼里,这个44岁就获得学校首届“校长奖”(教工)的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就是一个神话一样的存在,同事在介绍他时也会隆重地加上一句:“他可是一个把书读完了的人。”

“这是一种批评式表扬。”李月生笑着说,“我还远远达不到把书读完的境界,他们这样说,是说我不读死书,是一个接地气的人。”

李月生觉得“自己的运气比较好”,因为他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通过多年科研积累,终于找到了靠岸的那一叶扁舟:将光催化技术与辐射技术交叉融合,凝练了以“功能性水凝胶与先进催化材料的辐射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让生物医用材料、环境保护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乘风扬帆,轻舟同渡“万重山”。

■笃行不怠,“巨人”肩上再创新

时针拨回到初中时期,李月生遇到了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化学老师。他对学生耐心、负责又不失严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他又爱又敬,也让李月生成了坚定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追光者”。在之后的执教生涯中,李月生亦如当年的化学老师,与学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2002年,李月生从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师专)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彼时,学校基础薄弱,化学专业的教员寥寥无几,远远不能满足院校专业发展的需要。李月生在工作三年后选择了继续深造读研,主要研究工业催化;2008年,他又到武汉大学攻读博士,主攻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开始转动。

当时,导师接到一个光催化项目,顺手交给了李月生。接到这个陌生的研究项目,他当时就懵了。为了弄清楚光催化技术,李月生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查阅专业期刊文献和专利,用板凳坐得十年冷的韧劲,度过了“极具价值”的半年时间。

有一天,他读到了一篇关于量子点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觉得这项技术很新颖。(注:量子点是一种三维纳米晶粒,早期仅被作为荧光探针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今年10月4日,量子点获2023年诺贝尔奖化学最高奖。)长期的阅读和积累让他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把量子点与其它光催化载体进行有效复合,或许能够以此开发出新材料?

在绝少数人知道“量子点”技术的2008年,李月生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前瞻性地提出了“量子点修饰的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概念,无异于石破天惊。当他把这个闻所未闻的想法提交到课题组,所有的组员都认为他异想天开,并明确地告诉他:“你把一根针丢到海里去,海是没有什么响应的。”

“我有充分的依据才提出这样的概念。”李月生从原理、实用方法、科学性和创新性四个方面对“量子点引入光催化技术领域”进行了充分论证,证明自己提出的概念是可行的。导师发现他提出的理论确实可行,李月生得以进入实验阶段。

幸运的是,李月生的第一次实验有效果。在经过与同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多次思维碰撞,反复修改方案、调整试剂配方后,两项原本不搭界的技术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性能达到了最优化。李月生关于量子点光催化的学术论文成为课题组中第一个突破SCI论文1区Top期刊、当时课题组发表的SCI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你只有全身心沉浸在科学的世界中,才能产出好的结果。”回首在武大的读博时光,李月生每天早上第一个进入实验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尽管自己就住在樱园,但他从来没有看过一次樱花,可他不觉得遗憾,“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浪漫、非常快乐的事。”

■勇担重任,甘为人梯育桃李

2011年,李月生博士毕业,有着浓浓母校情结的他拒绝了知名国内外科研机构伸来的橄榄枝,毅然选择回到湖北科技学院任教。

当年,学校新成立了核化生学院和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李月生被委任为非动力核研发中心副主任,这对他来说是使命也是重担。

学院没有专业楼,没有实验空间,没有专业人才,百业待兴,万事待举,李月生一回校就投入到专业楼的建设中。学校的师生经常看见他戴着红色的工帽,手拿设计图纸,像一个包工头一样穿梭在工地,把控施工质量。

专业楼建起来之后,李月生与院系领导根据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柔性引才新模式,聘任北大、中科大、武大等知名科研院校的权威泰斗级核技术专家教授为学院特聘教授,充实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相关学科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学院的架构逐渐丰满。李月生与院系领导又趁势而上,面向海内外大规模公开招聘,吸纳学术精英;通过“招硕引博”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学科领军人才。

人才的聚集改良着核化生学院的“水土”:人气火了,影响大了,经费多了……目前,核化生学院有79名教职工,博士占比高达60%,一大批教师走上了科研快车道,与人才培养形成了良性循环,学院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参与学院建设,与学院共同成长的同时,李月生也没有放下自己的专业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李月生硕士学习的是工业催化,博士研究的是光催化,回学校任教的时候,交给的教学和研究任务是核技术。面对“选择玉米还是放弃西瓜”这道选择题,李月生思路清晰:“玉米和西瓜都不能丢,说不定把两者打成汁融合到一起,味道还很特别。”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李月生将核技术与光催化两个学科交叉进行研究,在全国首次提出了“辐射光催化”概念,并建立了新的研究方向,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IF=24.253。部分研究成果被本领域内Chemical Review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多次引用并给予高度评价。

他还申请国家专利26项(授权11项),2项国家专利技术成果实现转化;先后主持和参与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省厅级项目8项,校级项目9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近5年,组织国内外大型会议8次,受邀作大会报告20余次,获批省级成果登记14项,省级科技奖励20项。

■初心如磐,只争朝夕不等闲

作为湖北科技学院的“黄埔军校”,核化生学院也是服务地方的“排头兵”。李月生按照开放合作、集成创新的理念,带领团队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咸宁经济发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2020年,疫情肆虐,李月生带着团队,深入稳健医疗开展科技服务。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保持生产的连续性,李月生带着研究生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在车间里并肩作战,从早上8点奋战到晚上10点。因为防菌服紧缺且穿脱不便,团队的每餐盒饭都是从外面送进车间,他总是匆匆扒上几口,又投入到研究中去了。此情此景让一起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深受感动,他们说:“李教授,你们做事真扎实!”

2021年,李月生被省经信厅任命为稳健医疗(嘉鱼)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并与公司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联合共建创新中心,开展协同研究和产业孵化,解决行业所关心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022年,李月生与湖北世丰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和技术开发合同;

2023年,李月生受聘于湖北枫丹茂华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李月生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立足应用基础研究,强化校企合作与产业化,一项项实验成果落地企业,为全市大健康产业、环保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严谨为学的李月生除了专注科研,闲暇时还醉心于诗歌的阅读与创作,并自称是李白和苏轼的忠实粉丝。他时常对学生说,文理不分家,买书不能只买专业书,理科学生更要多读优秀的文学书籍,不但能为大脑“充电”,还能学到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走好人生的关键几步。

在他堆积如山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沓厚厚的诗稿,那是他有感而发创作的诗歌。“古颂周公独爱莲,亲临细品情可原。叶绿蓬枯为哪般?只争朝夕不等闲。” 说到兴头上,李月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自己新近创作的诗歌《鄂城南湖·下雨荷》。这首诗是他在荷塘边散步时触景生情偶得,是他对人生、对事业的感悟,亦是他对当下、对未来的思索。

“荷叶、莲蓬同根生,而且是荷叶先长,莲蓬后结,为什么到秋天的时候,莲蓬已经凋落入泥,而荷叶依旧青翠呢?”他目光如炬,声音昂扬,“那是因为莲蓬承担的使命不一样,它落入泥中,是为了新一代的繁衍,是为了下一代的发展,这注定了它只争朝夕不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