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论坛

【咸宁日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陈锐  审稿:  摄影 :  来源:马院  编辑:徐瑶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是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今天,我们正处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并努力追求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变得愈加重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创建的灵魂,是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将其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净化社会风气、深化道德感知、凝聚思想共识的功能,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引。只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格局,才能有效打破阻碍乡村发展的桎梏,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从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从美丽乡村“总目标”而言,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

精神文明建设是产业兴旺的前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产业兴旺必须首先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强化农业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树立贯彻“五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注重农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同时,立足农村资源禀赋优势,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链,培养更多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专业人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综合素质,实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与新型人才培育的双向互动。精神文明建设是生态宜居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中,对农村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宜居,更要生态宜居。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唤起农民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正确的居住观、生态观、发展观,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断提高农民的居住幸福感;精神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抓手。乡村文明建设是时代的需求,是乡村振兴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入开展乡村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强化“文明阵地”建设,使农民在感动、反思和希望中达到文明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潜移默化中明德惟馨、崇德向善,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精神文明建设是治理有效的基础。德治和法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形式,相比刚性的法治,德治以其柔性约束、舆论性感召更容易被乡村社会所接受。因此,“治理有效”不仅需要系统完备的法治体系,也需要德治的道德感化的“润滑”作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持续推进乡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德治基础,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于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各领域,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精神文明建设是生活富裕的保障。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来反作用其物质生活,既要看到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作用,也要看到精神文明反过来也会促进物质文明,两者是互为目的、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因此,要想让农民过上真正的富裕、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以精神文明建设构筑高耸的精神富裕高地,以精神富裕促进物质富裕,营造良好的乡村致富环境,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实现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统一。

二、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就,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源源动力,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人文市场环境普遍不佳

与城市蓬勃发展的人文消费市场不同,我国农村人文市场环境普遍不佳,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精品比较短缺,乡镇文化部门也缺乏承接上级部门文化建设要求和持续供给优质文化产品的能力。而且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动力明显不足,他们更关注贴近现实的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的消费欲望不强。据调查,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而建设的农家书屋,竟有超过70%的农民不感兴趣,这种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基层德治建设仍较薄弱

德治是中国乡土社会秩序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但目前,基层德治力度不够、动力缺失问题比较严重,这是造成乡村共同体精神缺失、拓展乡村多元化功能紧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任务艰巨的重要原因。随着城镇化转型所带来的城市文化的大量涌入,农村本土文化加速衰落,传统伦理道德基础被削弱,加之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的日益凸显导致乡土性要素日渐离散,乡村德治建设面临重重困境。

(三)综合治理机制尚不健全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是某个部门或单位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多方合力、综合治理。当前,基层社会组织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它们很难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机制存在运行不畅、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教育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盈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统筹推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德治和法治建设全过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效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一)坚持教育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盈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充盈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教育引导。首先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正确领会中央各项农村政策,切实把相关政策讲清楚、搞明白,针对农民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不断增强其信仰信念信心,把广大农民紧紧团结在党旗周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其次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作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深入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使之与乡村文化生活相适应、与农村社会发展相协调,更好地涵育农民精神世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农村提供高品质的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核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文化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切实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有效提升农民精神文化获得感。最后要组织好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支持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常态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再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全面重塑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

(二)坚持统筹推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德治和法治建设全过程

德治和法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两者相互支撑、共同作用、不可偏废。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将“统筹理念”贯穿德治和法治建设的始终,从多个层面推进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治和法治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价值内核的“营养供给”,难言良法、难图善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贯彻落实好统筹推进的要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德治和法治建设全过程,一方面在乡村立法、修法工作中,要充分考虑社会道德、公共文明和价值导向,考虑当地文化资源禀赋和伦理规约,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精神灌注于法治建设之中,使乡村法治更多地体现出道德底蕴和人文关怀,得到广大农民的内心拥护和支持,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蔚然之风。另一方面要把在农村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到法律规范,增强其权威性和约束力,尤其是自觉践行的能力,逐步实现道德法制化、法典化,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致力形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效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地搞好综合治理工作,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场所修建、文明活动创建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尽快扭转农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乡贤文化,从中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着力打造与美丽乡村相适应的新乡贤文化,并以文化的力量构筑新乡贤组织完善的护城河,不断规范其运作制度、明晰其权力边界,大力推进新乡贤组织标准化建设,发挥好其在乡村协商民主中的纽带作用。从总体上看,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关心家乡建设的成功人士以及德高望重的退休还乡人员,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代表。要发挥这些人的示范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整合功能,凝聚他们“为村献力、振兴家乡”的思想共识,着力呈现其在传承美德、引领乡风、宣传政策、讲理评事、止分定争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展村民与基层政府直接沟通的渠道,让基层政府能够更加深入、全面、细致地了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搭建好基层政府、新乡贤组织、农民等多方合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同心同德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