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要当老师》在我校点映

作者:徐瑶  审稿:雷振宇  摄影 :  来源:宣传部  编辑:徐瑶   点击数:

5月27日晚,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轻喜剧院线电影故事片《我要当老师》在我校揽胜楼学术报告厅点映。校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星火支教团队、师范专业学生代表共500余人观看此影片。同上一堂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

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的献礼影片,该片以温暖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结合诙谐幽默的叙事方法和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真实反映了新时代青年选择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心路历程,再现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

影片中立体生动的思政课教师形象和情真意切的师生互动场景令观影师生深受触动,主人公何以从“孙猴子”成长蜕变成一名以真情换真心、无私奉献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民教师更是引发了大家的深思。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侣萍表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作为思政课老师,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做朋友,真正解答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一名好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价值的塑造。教育不只是“注满一桶水”,而且是“点燃一把火”。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陈锐表示:影片中孙恒老师的形象正是当代高校教师的真实写照,从抬头率不高,评教不好到校园贷事件,孙恒老师的成长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做一个好的辅导员很不容易,做一个学生认可的好老师更难。而高怀德老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蒋丽老师温柔悉心的指导帮助也是孙恒从靠近光、成为光到最终发散光的重要内因。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只有不畏艰难,勇毅前行,才能不辱教师之使命,不负社会之信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谢玲老师表示:《我要当老师》电影中的孙恒老师让我仿佛看到当年困惑和彷徨的自己,也深切体会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重要性,用真诚的行动获得学生的信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邓昭表示:为人师表,重要的不仅仅是教书,更为重要的是育人。不论是高老师与孙恒、还是孙老师与同学们,他们真正做到了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心育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希望我们都能做一名既有学问,更有情怀的“大先生”,以信仰传递信仰,以知识发散知识,以真心贴近真心,将小我融入大我,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

人文与传媒学院2023级本科生陈思艺说:孙恒老师让我意识到,一位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他们可能在不经意间改变学生的命运轨迹,给予学生勇气和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绝非易事,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这份崇高的职业。

艺术与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卢凯玲说: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教育者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的使命不仅仅限于知识的传达,更是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一直以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完善多元协同机制等手段,有效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增强育人深度、拓展育人场域、丰富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合力,有效推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强保障。